Board logo

标题: 顶尖经理如何打造黄金人脉(2) [打印本页]

作者: dore    时间: 2006-5-11 09:43     标题: 顶尖经理如何打造黄金人脉(2)

 “当时美国有家公司和《国际电子报》签订了合资协议,政府也同意了,甚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仪式。但是美方公司因对中国的风险判断不准而突然不做了。”

  无巧不成书的是,在这次合资中的中方正好和电子情报研究所是合作伙伴,而熊晓鸽在参加IDG以前曾在美国一个出版公司工作,也跟电子情报研究所有合作,双方都比较熟悉。于是,以熊晓鸽和电子情报研究所为纽带,他在中国的第一单业务,就是前面的那项合资。或者说,他是顶替撤资的美方进入的。

  “当时我们和电子情报研究所的合作伙伴《计算机世界》的中方领导人都很熟悉,有过合作,所以能够拣到这个项目,也顺理成章。”谈起十几年前的往事,熊爽朗地笑了,而让他最开心的是,这个熟人之间的合作,出奇地顺利。

  “我们见面后,谈了半小时就成了,连IDG的大老板麦先生都没有想到。”由于当时还没有商务电子邮件,熊晓鸽用传真把合同文本发给IDG美国总部,请求授权。在他看来,彼时的中国,每一项投资,做不到美国那样商业化,合同订立前后要有律师和会计师跟进,当时完全是靠朋友间的了解和信任。所以,他要以IDG公司的名义达成合作,还需要美方老板的全权授权。

  结果第二天,熊晓鸽就取得了授权书,和对方签约了。在熊晓鸽的建议下,《国际电子报》这个媒体投资项目被并到《计算机世界》,后来改刊成为《网络世界》,引领一代潮流,也让他赚了很多钱。

  而今回顾当年的事,熊晓鸽坦言,当时虽然也看了项目有关的财务数据,但是,熊晓鸽觉得,能够让他对这个项目有信心的,并不仅仅在于那堆数字。重要的是此前的“那些交情。”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作“30岁以前靠能力,30岁以后靠人脉。”对此,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我人微言轻,又无经验,人脉不就是互相帮忙吗,我帮不上别人的忙,人家凭什么要来和我打交道呢?”

  其实,这句话的含义并非如此理解。为什么要30岁以后呢?就是等你和你的网络一起成长。所以,开始建立人脉时,你的为人必定要热心,你的贡献越大,价值越大,反过来,别人愿意替你付出的也越大。帮不上大忙帮小忙,首先要做到乐意和别人分享。

  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刚回国的时候有些水土不服,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之处,他常常把握不好,这时候,为他指点迷津并把他引入中国政商圈的还是他的一位朋友。

  当年,因为刘二飞发表的一篇很短的文章,因此结识了这位朋友,而当刘二飞回国后,正是当年这位笔友帮助刘二飞进入了中国的上层交际圈。

  靠朋友,熊晓鸽也是一路顺风。IDG最近两个月融资3个亿,效率高得惊人。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融资方的认可呢?
 除了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之外,原来融资一方的牵线人竟然和熊晓鸽“彼此听过对方名字十几年”。

  融资方的主管合伙人,其父亲是IDG的第四个雇员,也是IDG下面的市场研究公司IDC的第一个总裁,熊在做上海一家基金的时候,这个合伙人的父亲就是董事之一。

  “我虽然和这位主管合伙人未曾谋面,可是和他的父母很熟悉。见了他后,我跟他开玩笑,我听你父母讲你的故事,听了12年。”这位主管合伙人到北京来,和熊晓鸽第一次见面,简直是一见如故。接下来的融资合作,自然很顺利。

  黄金法则四

  人脉是柄双刃剑

  虽然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在刘二飞看来,朋友还是柄双刃剑,这些年,刘二飞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为是朋友就丧失原则,否则有时候就连朋友也做不成。

  红杉投资的中国基金合伙人沈南鹏,也很同意刘二飞所说。“做投资要理性,不能靠关系好坏。没有一个投资者会因为个人好恶或者感情做投资的基础。如果凭感情因素投资,他就注定是个失败的投资者。”

  阎焱做投资时,在判断人同时进行的还要有纯粹商业上的判断。考察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财务、法律等方面的指标必须有专门的项目小组负责。

  而高盛的胡祖六把投资的原则向记者做了更为详尽的解释:

  我们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企业所属行业的潜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本身的资质,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通过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研究,以及对企业的调查,进行筛选。这其中既包括找到我们寻求投资的企业,也包括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具投资价值的企业,再考察其是否符合中国相关的国家政策等。

  对企业本身而言,我们最看重的是其本身所处的行业以及企业本身是否具投资价值。它必须是已经被市场认可的企业,必须符合中国改革政策的方向。

  然后,我们会考察企业的管理团队是否足够优秀;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合理以及企业领袖是否足够聪明、勤奋。这其中可能会更多地体现出人的价值。

  而徐新则把投资原则简单的概括为:“我的投资原则就是三个。一是行业,二是企业家本身,三是帮助企业家成长。”

  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要客观,同样在交上朋友之后,怎样看待朋友对自己的态度也要客观。商业上的事要更多地从商业角度考虑。

 “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朋友的事情都得拿给你做,朋友是朋友,生意归生意,这两件事不能混在一块儿,”刘二飞说,“你做事的时候就不能把他当成朋友,还是要把他当成客户。”

  美国中经合的董事总经理张颖考察被投资者更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今年初,由美国中经合投资全景的第一期风险投资资金全部到位,这笔600万美元的生意正是张颖在一次创投年会上碰上的。“他们告诉我,全景是中国最大的创意图片库,会后我们就很快接触。”

  不到一个星期,张颖就带着几个投资经理来到全景的办公室楼下,全景的总经理吕辰事先完全不知道,还正在办公室和员工谈话。张颖一行进门以后,直截了当地提出想看看全景的营业额怎么样。吕辰打开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报表中的数据都清楚地呈现在网上。

  像这样的“突然袭击”只是张颖验证一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方式之一,更多的时候,他需要“花大的精力去了解这个团队”。

  张颖在选择管理团队时,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标准:最好是本地的管理团队。虽然他自己是在国外生活了15年的“海归”,但回国后一些失败的投资经历让他发现,“海归”团队的创业者,往往对中国国情同样缺乏了解,人力成本也很高。

  结交朋友应该根据彼此投缘程度确定一个双方都觉得安全的距离,一般的朋友距离远一些,生死之交和道义上的朋友距离可近一些。但关系再好,彼此也应保持一定距离,使双方感觉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过短。

  过分关心别人,包办别人本应自己干的事情,只能使对方感觉腻味、厌烦,别人表面上做盛情难却状,内心却掩藏着说不出的愤怒。孰不知,亲密要有间,距离产生美。

  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对此,美国商界曾作过领导能力调查,结果显示:

  1)管理人员的时间平均有3/4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2)大部分公司的最大开支用在人力资源上;

  3)管理的所定计划能否执行与执行成败,关键在于人;

  可见,任何公司最大、最重要的财富是人。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表面上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如果你的人脉上有达官贵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当你有喜乐尊荣时,有人为你摇旗呐喊,鼓掌喝彩;当你有事需要帮忙时,有人为你铺石开路,两肋插刀,你就能感到人脉的力量。




欢迎光临 奇纳论坛 (http://kinasof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