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贸易组织4月19日公布自中国入世以来的首份《中国贸易政策审议报告》,2004年,中国的货物贸易额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达到6.7%,尽管这些贸易大部分是由以中国为基地的外资公司进行的。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然而,伴随着更多“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走向国际市场,贸易摩擦也屡屡发生,可以说中国外贸已经进入摩擦高发期。伴随着贸易摩擦,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无论是从企业自身发展之所需,还是从中国当前和平发展之所需考虑,我国企业由商品和服务出口转向资本出口已是势在必行。如果企业将生产基地移向他国,尽管企业产品已不再标示“在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但更有意义的则是背后的“由中国制造”(made by china)。这样将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钱让别人赚、罪名我们担”的被动局面,因为正如《中国贸易政策审议报告》所指出的,目前中国的货物贸易大部分是由以中国为基地的外资公司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