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的几十年,对领导力的关注,我们达成了许多共识。首先,是彼得•德鲁克。他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明确指出,世界上可能有天生的领导者,但是可以依赖天资的人实在少之又少。换言之,领导力应该是学来的,而且也是可以学到的。德鲁克给我们的启发是,“有些人注定是驰骋沙场的将军,有些人一辈子是冲锋陷阵的士兵”相类似的领导力“宿命论”在经验上是不成立的。还有詹姆斯•库泽斯(James M. Kouzes)和巴里•波斯纳(Barry Z. Posner)两人。他们合著的《领导力》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第一权威。他们在“领导者并非天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当然,这就意味着,“领导”是一门技艺,也是一门艺术。在库泽斯和波斯纳那里,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应该肩负起如下使命:1、明确自己的理念,找到自己的声音;2、使行动与共同的理念保持一致,为他人树立榜样;3、瞻望未来,想像令人激动的各种可能;4、诉诸共同愿景,感召他人为共同的愿景奋斗;5、通过追求变化、成长、发展、革新的道路来猎寻机会;6、进行试验和冒险,不断取得小小的成功,从错误中学习;7、通过强调共同目标和建立信任来促进合作;8、通过分享权力与自主权来增强他人的实力;9、通过表彰个人的卓越表现来认可他人的贡献;10、通过创造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其实,这已经囊括了我们现在对一个成功领导的定义,它们无非就是道德信誉、以身作则、描绘愿景、感召他人、激励团队、促成合作、冒险进取等。这里,我们可以对领导者做一个总起性的概括:领导者是指有下属的人;高效的领导者是让下属做正确事情的人;有人缘并不表示有领导力,卓有成效才是拥有领导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