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集体跳槽还是集体“叛逃”?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叶兰    时间: 2006-12-12 14:03     标题: 集体跳槽还是集体“叛逃”?

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员工跳槽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说个别员工的出走,企业尚觉无关痛痒的话,那么一个团队的出走,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因为它产生的后果对企业有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集体跳槽事件簿
  1993年底 正准备进行二次创业的实达电脑公司内部领导班子发生了冲突,结果是总经理带领30名骨干员工集体出走,差点使年轻的实达公司折戟沉沙。
  1995年 正处于高峰时期的“小霸王”主帅段永平率领几乎全部中层管理者集体请辞,另立门户,结果是辛辛苦苦营造起来的“小霸王”品牌成为历史。
  1998年底 瀛海威除总经理之外的管理层集体哗变,一度曾使瀛海威元气大伤。
  1999年 北京现代城房地产公司4名销售副总监带领部分销售人员以18~25万元的一次性费用被挖走。
  2000年 湖北省十堰市经营汽车配件的企业富通公司发生了一起集体跳槽事件,上至总经理、下至公司一批中层干部和营销骨干一共12人几乎同时离去,导致公司经营管理陷入困境。
  2001年5月 e龙公司LOHOO业务的副总裁和销售总监带领LOHOO70%的员工集体跳槽携程网,e龙商旅业务骨干基本流失。
  2002年5月 上海太平洋百货的董事总经理王德明率领太平洋百货内地高管集体跳槽投奔大连万达。
  2002年底 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七位核心技术人员集体跳槽到中科院声学所,这是中国国内首次出现跨国公司研发团队的集体回流。
  集体跳槽无可逃避
  集体跳槽的现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现象会日趋严重。
  知识性员工往往追求个人成就欲望,追求自身对知识的探索。而企业的目标则是盈利,要求在短期内见到效益。于是企业的目标跟个人的成就意愿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员工跳槽。而知识性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团队运作,一旦团队里的核心人物离开,势必带走整个团队。
  促使集体跳槽现象日趋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市场的需求。在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中,单个员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团队的作用越来越大。精明的企业一算账发现,挖一个团队比挖一个人更合算,可以节省一大笔培养费用、研发费用和市场拓展费用。所以不少企业委托猎头公司,把目标瞄准了团队。
  由于是团队合作,想要跳槽的员工心里也明白,离开自己的团队,个人的价值会变得很小,而且到了新的公司,单枪匹马很难在全新的环境中迅速得势。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帮新东家去游说自己的团队,随后在谈判中也能抬高自己的身价。
  集体跳槽孰是孰非
  遭遇集体跳槽的企业,老板往往以“员工不忠”来解释,多数企业自认为是受害者,当年北京某房地产公司十几位销售人员跳到其对手公司后,该公司的老总大为光火,在媒体上发表了类似于征讨檄文的长篇声明。而员工则以“老板不义”回敬,把一切归罪于企业的管理、待遇等方面有问题,离去是为了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到底谁之过?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认为:对于员工的集体跳槽,企业不该一味地谴责员工,应先从自身找原因。作为当事企业,之所以发生集体出走事变,必然是企业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不论这种需求是出走者发展空间的需求,还是出走者思维定势的需求。多少人以凤凰涅后的顿悟走进新的天地,多少企业如释重负地送走旧人,又满怀希冀迎来新人加盟。
  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人才的进进出出演绎了企业的生生死死,企业的生生死死活跃了市场经济。企业是舞台,人才是演员,在“老板”的导演下,向社会献上一台台精彩或不精彩的节目。当年,苦心经营“小霸王”至辉煌状态的段永平因为“发展受限制,观点有分歧”,带领其部下集体请辞。1998年,瀛海威部分中高层经理因与企业决策层的“行业判断分歧”导致了几乎整体管理层的哗变。 转贴于 骑虎职场




欢迎光临 奇纳论坛 (http://kinasof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