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白领35岁,老了?尴尬的三无时期?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叶兰    时间: 2006-12-12 14:16     标题: 白领35岁,老了?尴尬的三无时期?

如今在一些写字楼里,有一种说法叫做“29岁现象”,意思是:青春的有效期至29岁截止,一到30岁,就会被打上“timeout”(过期)的印记。
29岁就“过期”,也实在太夸张了些。不过,在很多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打出“年龄:35岁以下”这样的要求的倒也不在少数。所以又有了种说法,叫“35岁现象”。“30出头时,人家说,‘噢,才30出头,还年轻……’一过35岁,说法变成‘哟,也快40喽!’一下子就觉得老了。”
由年龄而产生的恐慌,在这个年龄段的白领中弥漫开来:什么时候会“歇菜”,或被扔出去呢?今天?明天?永远不会?……
尴尬的“三无”时期 黄小姐32岁普通职员
眼看着8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都成了我们的同事,不得不感叹,自己已青春不再了。
一上30,你就和那些年轻人合不来了。跟他们去“泡吧”,你坐一会儿就会打瞌睡;跟他们去唱歌,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首“经典老歌”,唱出口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而他们唱的那些周杰伦的大白话歌,你也实在不敢恭维;“蹦的”就更不要想了,一小时呆下来,回去准得神经衰弱,耳朵“嗡嗡”作响。“团队精神”一失去,渐渐地,他们连吃午饭都不会叫上你。
也别指望那些职场上的“菜鸟”会叫你“老师”。你当初为之自豪的名牌大学本科文凭,跟他们含“金”量极高的洋文凭相比,早已不值钱了;虽然你的英语在同龄人里还算不错,但突然之间冒出来的新名词已让你应接不暇了,你还一板一眼地用三个字母表示“you”,他们早用一个字母“u”了;更不用说电脑,那你还得倒过来叫他们老师。至于你的经验,他们会用硅谷白领的话来反驳:“今天的技术只能今天教,它不是3年前教的。经验现在已没有多大意义,它只能证明你的技能已经落伍了,哪怕你只有25岁,哪怕你离开大学只有4年,你所掌握的技能也已经落后了4年。”
虽然工作不顺心,这时候也不敢随便跳槽了。年轻时可以对公司不在乎,一到30出头,会对公司产生依恋―――职场上的种种不如意,到哪里都会有;做生当然不如做熟,如果事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很难放弃原有的工作;如果事业平平,更没有自信去和年轻人竞争,甚至开始对老板察言观色,怀疑也许哪一天,老板会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自己离开。
在网上看到一则帖子,是个25岁的女孩评论35岁的白领―――她说,“我想那将是一个‘三无(35)时期’:无青春,无自由,无资历。”精辟!
最怕被“炒鱿鱼” 胡先生35岁部门经理
说钱多吗?倒也不少,至少比上海每年公布的“人均收入”多上好几倍,但想买套房子不用贷款,又显得囊中羞涩了,十几年“高薪”的差额加在一起,也不过和有些国企的“货币分房”款打个平手;能力强吧?也不差,但新进的年轻人学历不比自己差,英文特棒,公司肯定会把他们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出几年就能赶上自己。外企的生活总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无法预测,外企人总是一边野心勃勃地规划着未来至少比目前奢华、殷实几倍的生活,一边又忧心忡忡地担忧着未来的日子,说不定连现在的水准都无法维持。
刚工作的时候,也很愿意听那个故事:一个中国老太太临终前告慰他人:“我终于可以用存的钱买套房子了!”而一个美国老太太临终前则欣慰地说:“我总算可以偿清自己买公寓的贷款了!”因此也曾向“美国老太太”看齐,过着“新贫族”的生活―――有钱时什么都敢买,没钱时借钱也能度日;不买房,靠租房过日子。
现在不行了。加薪是不指望了:我的大学同学,在一家日本公司做了四五年,因为公司规定,每年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加薪,以至于到后来,他的收入比一个新员工的两倍都多。老板掐指一算,成本太高,把他给“炒”了。“炒”了还能再跳,最怕的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睡不好,吃不好,哪会不病倒一旦病倒,又哪有不被解雇的道理。 转贴于 骑虎职场求职招聘中心




欢迎光临 奇纳论坛 (http://kinasof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