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如果不理清楚这样的一个大事大非的问题,我们现在吵的再凶,也不是得出什么好的结论。而只会对中国式管理在理论上很片面的理解,在实践中很狭隘的运用,对组织的管理无形的将造成伤害。
现在企业管理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这样的一个需要对有关的管理进行边界研究的时代,为了能够更好的认清中国式管理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式管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中国式管理来源的三个方面
1,看到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很好的管理思想
那些自称是中国式管理的发现者和欢呼者认为,在中国大量的传统思想中有着大量的可以借鉴的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反对者认为是在挖棺材!这样的东西实际上是一些适应中国企业本身需要的容易被理解的思想。确实,我们可以看到:《易经》其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洪范》第一次系统表述了以“顺五行”为核心的治理天下的大法,而将整个世界纳入五行系统之中。儒家思想单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概括就是“修己安人、举贤任能”。老子的著作的 “反者道之动”和“无为”的思想。孙子的“慎战”、“先知”、“先胜”、“主动”等思想。
2,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的佐证
中国式管理的发现者和欢呼者喜欢用一些运用中国实现管理企业并获得成功的企业来作为证明,而运用的最多的也是这样的企业:1,关于海尔的“13条规定”,从禁止随地大小便开始,揭开了海尔现代管理之路;张瑞敏成功地运用儒家文化与孙子兵法这些起源于齐鲁之地的智慧于企业管理之中,创造了一个海尔式的发展神话;关于华为立法。1998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推出历经数年设计出的华为《基本法》,并且出版了包含《基本法》全文的《走出混沌》一书,此举在管理学界和新闻界引起了极大反响,甚至被誉为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里程碑”。在竞争非常激烈的通信产品市场,华为公司试图用涵括各个方面的《基本法》来建立企业的系统指导,求得企业长远发展。作为解决特定历史时期具体问题以及理清未来思路的工具,华为基本法清晰地为各个层面的华为人做出了行为定位,也为统一行动追求整体目标定下了基调。华为过去的高速发展与之密不可分。
3,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管理
除了中国本土的企业运用中国的传统思想进行管理获得成功外,中国式管理的支持者也会从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管理的本土化中获得灵感,并引为规则。IBM中国公司之所以能够从建立开始就保持稳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伟焜提出的一个大中华区一个领导的构建思路。1988年,周伟焜成为台湾IBM公司的总经理。3年之后,也就是在1991年,周伟焜想出了一个对日后的IBM发展影响非常大的一个想法——建立IBM大中华区架构。当他把这个建议摆到当时的IBM亚太区总裁桌面上时,得到的回应是热烈的。对于在中国本地化的管理,周伟焜同样认为最大挑战的是“人”的管理。像IBM这样几乎百年的企业,无论是制度还是更重体系架构以及机制都已经非常完善;中国不是IBM第一个向外的公司,IBM在全世界都有分布,本地化各种难题都遇到过、解决过。IBM唯一的难题就在于没有管理过这么多的中国人。IBM公司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就是尽量用当地人管理当地人,原因是只有中国人了解中国人。周伟焜也坚持了这种原则,1995年,周伟焜将大中华区的总部从香港搬到了北京,周伟焜的用意很明显迅速在中国内地打造一个管理团队。
反对中国式管理的理由
任何关于管理的东西引起争论应该来说是个好事情,在我看来,争论容易使管理问题获得一个好的可以发展的平台,也与人性的愿望相一致。归结起来,反对中国式管理者有下面的一些理论和逻辑:
1,中国式管理的本质根植于落后的传统文化
在中国企业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式的痕迹,柳传志分槽喂马的接班人方式,也许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从中国式管理的目标看,和为管理的终极目标,所谓组织效益目标的实现只是实现和这一终极目标的必经过程。何谓修己,在企业中,说白了,就是服从与听话。我们从小就以听话为乘孩子的标准,在企业中也一样。曾国藩算是集修已之大成者,但他终究没有以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来阻止中国的衰败。中国式管理其实在一百多年前已经被《马关条约》划上了句号。
2,融入现代化主流才能造就世界性企业
简单的讲,世界级企业家就是能创建世界领先企业的企业家。这个领先,是指首创与第一,而不是第二。是带领全球行业进步的龙头,在他的前面是没有可模仿的现成的技术,现成的模式。按照这个定义,所有以模仿,后发优势的企业,不论其规模如何,都不足以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因此,自由思考、创新精神才是世界级企业家的基本功。人格的独立性的管理才是世界级企业的根基。有世界级企业家才会有世界级企业。中国一定会出现世界级的企业家,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究竟是谁,这可不好说了,如果非要举例,我想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算得上半个吧。要较真的话,中国现在能称得上的确实没有。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必然会孕育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要孕育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必然要突破以下几点:
1、管理思维的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