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遭遇“滑铁卢”,这一现象在近年尤为突出。以往的精英群体大众化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对那些处于暴风中心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就业?
近日,由市教委委托复旦大学主持研究《2002-2003年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已编撰完成。这份报告调查了1000多个2002-2003年上海在校大学生,以大量信息描述了上海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本期《职场指南》节选其中就业专题调查内容。对今年正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这些数据将能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1.毕业生感受:就业严峻
就业压力增大已经成为“普遍性的恐慌”。大多数学生感到2002年的就业压力增大,仅有1%的学生认为比去年容易。
2.为什么我的就业如此之难?
2002年,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扩招”已经成为“找工作难”的主因。大学教育的“落伍”于市场也同时影响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002年,共有145万高校毕业生毕业,而2003年,高校毕业生更达到212万,增幅46.2%,2004年将超过250万。上海方面,2002年的高校毕业生超过6.3万人。
由于专科院校设置的专业和综合性大学本科设置专业重复较多,本科毕业生中处于中下水平的毕业生又不惜“低就”,导致专科生成为找工作的特别“困难户”。
3.求职条件:“出身”最要紧
对毕业求职条件的评价,大学生们认为学校的名气最为重要。上海的大学毛入学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未来若干年进大学不是问题,进什么样的大学才是问题。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突出名校价值,也是势所必然。许多著名跨国公司明言非名校毕业生不可的招聘方略更强化了学生对学校名气的偏好评价。
4.毕业后,当个公务员
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选择毕业后做公务员的学生比率排名从2000年的第4位上升到现在的第2位。近年来国家几次提高公务员的薪资,提高了它的职业声望;同时公务员录用逐渐建立公开考试、社会招聘的制度,增加了该职业进入的可预期性;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知识化、专业化取向也与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一致。
一位受调查的大学生如此评价公务员的好处:“因为公务员相当稳定,工作环境也较好,压力也不是很大,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这是职称决定的,因为其他津贴待遇也还行,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公务员考试上。”
5.一成大学生有意自主创业
近一成大学生最想自己开公司或合伙开公司,自己当老板。除此之外,大学生最愿意工作的单位以所有制排列列前三位的是中外合资(32.2%)、外商独资(30.1%)和国有单位(18.5%)。而大学生对今后工作的行业期望排在前几位的是:金融证券业(23.2%)、商业(14.7%)、高新技术产业(9.6%)、国家机关(9%)、医疗卫生业(6.7%)、教育(6.7%)、IT行业(6.5%)等。
6.上海是最理想的工作地点
调查表明,七成多大学生选择上海作为其最理想的工作地点。
不仅仅是上海生源的大学生想在沪工作,上海和外地高校中非上海生源的大学生也看好上海的发展。但是,即使如此,还是有部分学生无法如愿。2002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求职难易度排比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上海。
7.我该赚多少?
调查显示,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可能偏高。但其中标准差也较大,达到2800元,说明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8.挑工作?收入第一
收入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同时,选择个人发展空间的人数与前者相差不大。除这两点之外,个人兴趣、单位或行业发展前景、工作稳定性也是大学生较多考虑的三个因素。
择业时常常会遇到不能两全的处境。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都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84.9%),也不愿意去收入低但不会下岗的单位(15.1%);宁愿到有晋升机会但工作很忙的单位(91.3%),也不去没有晋升机会但工作清闲的单位(8.7%)。
此外,多数人愿意到一般小公司去干富有挑战和创意的工作(63.6%),也有不少人愿意接受著名大公司的一般性工作(36.4%)。
9.求职中的困惑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不对口(24.9%),不懂就业技巧(23.2%)、就业信息少(20.5%)和个人定位不当(15.7%)。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概念其实并不清楚,只有一半不到的学生表示了解职业生涯。其中,大学生表示,最需要了解自己专业与职业发展的有关内容,其次是提供自己想从事的行业中实习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