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纹身: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边缘化印记



文身师关颖华正在全神贯注地为顾客文身。

  身体,向来是流行的展示台,更是彰显自我的竞技场。借由身体,各种各样的时尚符号一一呈现,譬如,染发、穿洞;当然,还有文身。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身体上刺入古老的图腾,寄托一种原始的信仰。但更多时候,受影视作品的影响,文身往往和黑道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作为一种身体新语言,文身已经多了一分时尚和潮流感,文身者也涉及到各行各业:律师、大学生、医生、外籍教师……资深文身师关颖华说,文身也是一种艺术,是美的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更多人的眼中,文身并非以艺术的形式呈现。而文身行业亦处于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如何对该行业进行规范和管理,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纹身者:更多的是自我欣赏

  针头轻轻刺入皮肤,阿华微微颤抖了一下。柔和的灯光打在他赤裸的后背上,一幅不可更改、难以祛除的作品已渐露雏形。

  这幅作品价值3万元,耗时将长达半年,更为特殊的是材料——他整个后背的皮肤。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喜欢!”阿华说。他今年25岁,也许你会认为,他不是个正经人,但你错了,他供职于一个有着良好前途的行业:金融业。

  3年前,阿华在自己的手臂上刻下了第一个文身:某电动游戏的队标。尽管当时父母和朋友都表示反对,经过一个星期的犹豫和考虑,但他还是执意做了。“有时还是担心被客户看到,影响工作,因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阿华说。

  19岁的Minnie是广州某高校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去年9月,她花了1500元在右小腿上文了6个骷髅头,这是她初恋男友最喜欢的图案。

  Minnie告诉记者,父母和老师也知道这事,但没有多说什么。现在她唯一担心的就是,“听说文身的人不能出国”。

  23岁的小羊是自由职业者,他的腹部、后腰、小腿上各有一个图腾文身。“文身绝对不是为了炫耀,完全是为了自我欣赏。”小羊说。

  现状:在灰色地带游走的边缘行业

  记者日前对佛山市的文身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采访后发现,部分文身店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而记者从工商、卫生等部门获悉,我国目前还没有文身业经营的相关法律规定。政府的不支持,使文身行业只能在灰色地带游走。

  禅城祖庙路附近的一家文身店内,店主正准备开工。他首先从一个瓶子里抽出两个棉签,醮了酒精,用其中一根棉签在文身针头上擦拭了几下,再把另一根棉签点燃,将针头烤一烤,整个消毒工序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刚刚给一名顾客文完身,当然要消消毒啦”。

  旁边的桌子上,摆着几瓶颜料。

  “这些色素会不会伤及皮肤,甚至会导致皮肤癌?”记者问。

  “怎么可能!要得也是得一些传染病啦!”见记者大惊失色,他紧跟着补上一句,“要是卫生搞得好就没有问题,刚才我不是给针头消毒了吗?”

  而据佛山市中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中医师罗文峰介绍,文身属于创伤性美容,对卫生条件要求很严格,器械一定要经过严格消毒,所用颜料必须是专用的无菌颜料。除此之外,疤痕体质、皮肤病以及糖尿病人不宜文身,因为这些人群的损伤伤口较难愈合。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所有的文身店都没有专营文身的许可证,很多都是挂着美甲修眉的招牌,兼营着文身业务。一名文身师向记者抱怨,“我也想办一个营业执照,但是办不到啊。”

  焦点:个性化与社会包容的博弈

  阿明至今都在后悔,为了手臂上的那块疤痕。15岁那年,阿明在手臂上文了一条龙,走在大街上,他觉得很神气。几年后,应征参军,但在体检时被刷了下来,原因是那个神气的文身——“有损社会公德文身的”不得征集服现役。

  阿明一咬牙,到医院用激光把文身祛除了,但却留下了一块永久性的疤痕。

  罗文峰医师认为,从美学角度看,文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文身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日后是否接受该文身以及清除文身后的疤痕,并要考虑身边亲人的感受。

  文身师关颖华也说,因为文身的不可更改性和难以祛除性,所以一定不能一时冲动而文身,以免事后后悔。

  文身基本上属于年轻人的专利,他们的声音是:“我就喜欢!”

  禅城区某中学高一学生小李在左臂上文了一条小龙,“有文身很COOL,并且还有威慑作用。像我夏天去逛街,有时候把文身露出来,贼都不敢来惹我!”

  很多家长老师都对文身表示反对,“流氓习气太重!而且怕染上皮肤病。”

  “文身是个体主体的一种自由选择,在文身的自我欣赏中,个体的价值需求也从中获得了满足。”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社会学专家张喜平说,“但是,文身具有的高度个性化的特征,而公共领域对私人空间包容的前提是,个人或者自我对于公共生活的尊重与认可。所以,只有妥善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文身作为时尚方可能真正持续。”

  对话纹身师:一时冲动者不给其纹身

  前晚8时,在普澜路流行前线3楼的大小店铺中转悠了十几分钟后,记者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家文身工作室——纹神武将。首席文身师关颖华,25岁,“中国文身艺术联合会”会员,从事文身工作5年,在业界小有名气,广东省多家媒体曾予以报道。

  记者:很多时候,人们将文身与黑道联系在一起,难登大雅之堂,你怎么看?

  关颖华:其实,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将文身视为艺术,比如英国和加拿大每年都有国际性的文身比赛。绘画、雕塑可以称之为艺术,文身为什么不可以?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材料的不同而已,前者用的是纸张、石头,后者是皮肤。

  记者:前来文身的以哪些人居多?

  关颖华:大多都是18至28岁之间的青年人,男女各半,各行各业的都有,比如律师、大学生、银行职员、医生、外籍教师等等。

  记者:文身会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关颖华:至少在我从事这个行业5年来,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文身用的针、颜料都必须是一次性的,工作时要带上手套和口罩,还要购置专业文身机。文身时,针头仅刺入表皮层1毫米之内,会感觉微痛,但不会伤及真皮层。文身后,在文身部位连续涂抹一个星期的消炎药膏。

  如果文身师技术不专业,就会带来伤害,比如针头刺得太深,伤及真皮层。又如针头、颜料等材料的循环使用,会交叉感染病菌。而“中国文身艺术联合会”共有60多名会员,是业界公认的专业人士,该会的会员目前广东省仅有4人。

  记者:文身能祛除吗?

  关颖华:可以用激光祛除,但是会留下疤痕。所以我首先要求,文身者的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文身前,至少要交谈一个小时,如果对方是一时冲动,就不会给其文身,以免事后后悔。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