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充分沟通,使属下在正确理解管理举措的基础上心往一处想。重大管理举措的出台应充分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在讨论中允许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质疑。并且认真对待不同意见,使管理举措更加完善。这样可以使管理举措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使大家产生认同感,使二传手在执行时不至于存在逆反心理。同时,在讨论管理举措时还要充分说明有关的背景材料,使属下产生同样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从而在价值指向上与经理人保持相同的见解。
第三、注重落实,建立公正的执行评价制度。如果在推出一项管理举措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那么就应当注重落实,不能虎头蛇尾,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要想取得预想的实效,就要对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包括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对执行中有争议的问题要及时澄清,统一认识,迅速纠正执行力扭曲的苗头。每过一个阶段集中进行—次小结性评价,去伪存真,奖勤罚懒,保证正当利益的公正实现。
第四、及时反馈,保证管理举措本身不断完善和及时更新。当我们推出一项管理举措时,尽管很重视进行科学论证和预测,强调预见性,但客观情况仍然难免会出现意外的变化,这时候再继续执行原有的管理举措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我们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掌握相关动态,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管理举措与时俱进,除旧布新,日益健全。
第五、专项治理,严防执行力扭曲的“病毒”扩散。由于现代管理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涉及到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知识,执行力扭曲越来越具有隐蔽性。有时候我们大力推进一项管理举措后发现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专项治理,全面进行量化分析。必要时聘请有关管理咨询专家进行“诊治”,以走出当事者迷的误区。在准确找出病根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专项整顿,防止执行力扭曲的危害继续漫延,及时恢复企业健康的机制。 |